新疆煤炭及伴生资源开发利用面临五大难题!

时间:2025-03-14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就新疆煤炭及伴生资源开发利用问题,马华东接受了中国煤炭报记者专访时提出:“新疆是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资源。这些资源对于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新疆煤炭资源伴生有煤矸石、煤层气、矿井水以及铀、镓、锗、铼等稀有金属,开发潜力巨大。准东煤田富含镓,克拉玛依煤田富含锗,哈密地区拥有巨量富油煤。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意义重大。

image.png

据了解,2024年3月底,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新疆哈密市岔哈泉园工业区启动。该项目集煤炭开采、煤制油、新能源建设、新材料生产于一体,预计2027年底建成投产,一期计划每年用煤1420万吨,年产油品超400万吨。

中国中煤条湖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该项目依托中国中煤条湖一号煤矿,以煤炭为原料,经气化、净化生产合成气,再经甲烷合成装置产出天然气,最终通过管网外送。该项目配套建设40万千瓦风光发电项目,具备2万立方米/小时的绿氢生产能力,实现多能融合、循环利用。

资源开发利用面临五大难题

一是技术瓶颈突出。二是南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工园区配套不足,煤化工项目集中度低,物流成本占产品总成本的比例高达25%,而全国的平均物流成本占比是15%。三是经济性制约。比如,煤矸石制建材项目投资回报期超8年。煤层气开发需气价在0.8元/立方米以上方可盈利,而新疆部分区域门站气价仅0.6元/立方米。四是环保压力增加。煤矸石堆存占地面积大,历史遗留矿区生态修复资金缺口达百亿元;矿井水利用率不足50%,少部分区域存在重金属渗漏风险。五是缺乏政策协同。现行矿产资源法对伴生资源权属界定模糊,地方环保标准与产业激励措施衔接不畅,跨部门监管存在职能重叠问题。

需技术、政策、市场协同发力

马华东对此提出六点建议:一是强化技术攻坚与产业化。二是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三是优化经济激励机制。四是健全法规与标准体系。六是国家层面进行生态补偿与绿色金融创新。

马华东认为,新疆需采取“技术突破+政策精准供给+市场机制激活”组合策略,突破煤炭及伴生资源开发利用瓶颈。短期内,可聚焦煤层气商业化开发与稀有金属提取进行试点;中长期,应构建资源、产业、生态协同发展模式,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同时,政策制定需兼顾区域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