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07 次
煤化工扩产前景分析
假设目前推进中的项目在未来五年完全投产,则未来五年年平均新增现代煤化工产能耗煤量不少于3714万吨,约为18-24E年均水平的2.1倍,且主要为新疆煤制燃料产能。现代煤化工相关工艺主要划分为煤制燃料与煤气化制化工原料。
煤制燃料:已投产煤制气/煤制油项目总产能分别为74.55亿方/978万吨,占全国天然气/成品油产量比重仅3.2%/2.3%。目前推进中的煤制气/煤制油项目各至少12个(新疆10个)/4个(新疆2个),对应总年产能420亿方/956万吨,未来5年有望投产的煤制燃料项目预计远超过去15年的总和。低价疆煤的应用有望解决项目经济性问题。
煤气化制化工原料
煤制甲醇:2023年我国煤头甲醇产量占比为83.9%。我国甲醇产量保持增长,且开工率无惧产能投放,稳中有升。目前国内推进中的煤制甲醇项目年产能至少约3316万吨,或使未来5年新增产能年化增长23.9%
煤制乙二醇:19-23年我国乙二醇产量增速约20%,2023年以来产量增长的驱动因素由产能变成开工率,2024年全国新增产能仅1套30万吨,未来产能释放速度或维持低位
煤基合成氨:目前煤占合成氨原料比重79%。2022年以来,随着产能置换项目落地与合成氨的广泛应用,我国合成氨产能止跌回升,2023我国合成氨产能7411万吨/年,同比增长8.6%,预计未来保持产能投放。
产业政策与能源安全引导煤制燃料扩产,近期大型项目出现新进展
煤化工产业政策限制煤制化工原料扩产,2023年7月发改委等颁布《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未来煤制化工原料的扩产将极为受限。但《通知》开头即将煤制气、煤制油从限制概念中剔除。
煤炭扩产是我国能源自主的必由之路。2023年我国原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分别为72%/42%。
疆煤资源丰富,探明可采储量190亿吨,开采成本低,露天煤矿占全国22%,明显高于新疆9.7%的原煤产量比重。未来疆煤有望继续扩产。在此背景下,煤化工作为煤炭重要消纳手段,未来势必更多落地新疆。
2024年10月8日,国能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开工,一阶段投资900亿元。
现代煤化工扩产利好气化炉、空分设备、深冷设备、压缩机等设备需求
设备占现代煤化工项目投资额的55%。
气化炉是煤气化的核心设备,技术壁垒很高,年处理原煤25万吨的气化炉进口品牌单台造价接近1亿元,国产气化炉价值量约为进口的1/3。粉煤气化或逐步在国内市场占据工艺主导。国产航天炉在粉煤气化工艺中市占率超过50%,但国内仍有GSP炉、壳牌炉等海外产品在应用中。
空分设备在现代煤化工项目中用量较大,10亿方煤制气/10万吨煤制乙二醇/10万吨煤基合成氨年产能分别约配置8.9/1.9/1.2万Nm3/h的空分装置。空分设备国产化率70%以上,杭氧股份一家独大,技术比肩全球顶尖水平。
深冷设备用于气体的液化、分离、净化等,目前煤化工项目以国际气体巨头承建为主,核心部件板翅式换热器存在翅片设计、传热计算等技术壁垒。
透平压缩机属于高端风机,应用于大型流程工业中,2020年市场空间105亿,主要为沈鼓、陕鼓与海外巨头。
仪器仪表价值量约占现代煤化工投资额的4%,竞争格局非常分散,外资占据高端市场,以控制阀为例,国产替代空间在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