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制乙二醇标杆性工程之一:中昆新材料2×60万吨/年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一期在2023年11月29日正式投产,但是根据最新消息,目前乙二醇二期60万吨项目有了新变动。

根据中昆新材料此前发布的2025年工作要求,2025年公司将确保现有乙二醇装置的稳定性。另外,将加快速度且高质量推进并联反应器的技改工作,还需解决加氢催化剂结焦等问题。
另外二期装置也有变动:二期60万吨乙二醇拟以煤为原料。预计2025年三季度末前完成煤制乙二醇项目手续报批,年底前具备开工条件。
中昆新材料认为还有很多煤化工的空间和机会,同时正在着手拓展上游的煤资源,做集群式的煤化工基地。要做好当下的两个基础:一是一期项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二是对未来项目整体规划方案的设计,同时对于未来项目的经济性、可行性分析进行充分论证。
由此可见,新疆中昆新材料在拥有全国最大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后,还是在考虑上马煤制乙二醇的工艺路线项目。
中昆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乙二醇项目总投资108亿元,占地1500亩,一期60万吨/年乙二醇以天然气为原料,采用上海国际化建天然气非催化部分转化(POX)技术生产合成气,NCMA法脱除CO₂,变压吸附分离H₂和CO,作为草酸二甲酯和乙二醇装置的原料。乙二醇及草酸二甲酯采用高化学技术。建设空分装置、转化装置、净化分离装置、DMO装置以及乙二醇装置,配套公用工程,形成年产120万吨乙二醇生产能力。该项目作为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制乙二醇标杆性工程,将天然气由传统的燃料转变为生产原料,实现“燃料变原料、原料变材料”的革命性转变,形成产业耦合发展态势,对当地产业有效补链强链延链,着力构建从“一方气”到“一根丝”、“一匹布”、“一件衣”的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一期项目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65亿元以上,年利税总额10亿元以上,增加直接就业1400余人。新疆中昆新材料有限公司,这家由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3月26日斥资1亿元组建的企业,其成立初衷便与一个重大项目紧密相关——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在项目伊始,桐昆股份便明确指出,此举旨在拓宽公司的产业链,提升企业实力,并降低聚酯生产原料乙二醇价格波动的风险。同时,这一项目也为地方经济带来了显著的推动作用。目前,桐昆股份在原油加工、PTA、聚合以及涤纶长丝生产方面均具备强大的年生产加工能力。预计未来其聚酯产能预计将达到1000万吨/年,届时乙二醇的年需求量将超过300万吨。值得注意的是,桐昆股份目前所需的聚酯原料乙二醇全部来源于市场采购。传统上,乙二醇的生产主要依赖石油化工路线。然而,桐昆股份选择采用天然气作为生产原料,这不仅对我国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以及缓解乙烯供应不足的问题具有深远意义,同时也契合了国家产业政策的鼓励方向。该项目位于巴州,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然而,这些油气资源的利用目前仍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卖资源”阶段。桐昆股份的这一项目旨在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通过将油、煤、气转化为高端化工产品,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巴州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还能促进巴州石油石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传统的煤制乙二醇利用煤炭作为原料。首先,煤炭通过气化过程转化为合成气,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合成气经过催化反应生成草酸酯,最后通过草酸酯的催化加氢转化为乙二醇。优点:煤制乙二醇有助于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特别适合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缺点:但它的生产成本较高,透光率较低,可能影响某些下游应用(如化纤行业),并且可能对环境造成更大影响。天然气制乙二醇是以天然气为主要原料,通常是通过利用石油伴生气乙烷制乙烯,再由乙烯制乙二醇的方法天然气制乙二醇。优点就是生产工艺相对简单,且能耗和废弃物产生量相对较少(与煤制乙二醇相比)。缺点:天然气作为原料,其碳排放量相对较低,更加清洁,这是其优点之一。然而,从经济角度来看,天然气的价格通常较高,这增加了生产成本。相比之下,煤作为原料虽然环保性稍逊(但需注意,煤的开采和燃烧会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但其价格更为经济实惠,因此在一些情况下,煤制乙二醇可能更具竞争力。不过,这也取决于当地的资源分布、成本效益以及环保要求等因素。此外最不能忽视的就是工艺技术的成熟度和稳定性,由前面说到的目前天然气制备乙二醇项目还存在加氢催化剂结焦和装置稳定性欠佳的因素,选择煤制乙二醇的工艺路线或许更稳定。







